您现在的位置: 旅游网站内容管理系统 >> 宁德旅游 >> 专题建设 >> 体验宁德世界地质公园·有奖征文 >> 正文

【体验宁德世界地质公园·有奖征文 (三十九)】汤文俭 | 白云千载

 

2017/12/26 16:46:05 本站原创 汤文俭  字体大小: 【字体:

  白云山下,古风扑面。

  景区服务区入口,两位身穿传统畲族男装——青黑色大襟布衫的汉子,正围在石臼前制作糍粑。其中强健的年轻人舞动石锤锤打糯米团,砰砰直响;另一位精干的长者,趁着石锤起落间隙抹水沾湿锤尖,防止黏贴。他们锤打的身影激荡岁月,仿佛从古时的糍粑发源时代直至今日,其中有我年少的黄糍制作记忆。一等制作结束,我迫不及待拿过糍粑放入口中,只觉香气逼人,韧性十足。咀嚼间,仿佛满口时光的悠远。

  意犹未尽时,抬望眼,不远处是一片桃园,口中更觉味蕾绽放。我步入其间,只见一树桃子挂满,满眼鲜红。我随手摘下一粒,剥皮口咬,一股甘甜浸渗舌尖,穿过咽喉,沁入心脾。桃林深处,几个身着传统畲族女装——黑色大襟小袖的少女掩映其中,服饰颜色和桃子艳色和谐衬托,交相辉映。令我想起久远诗句“人面桃花相映红”的意境,只是隔着千载,时事已变迁,那时人面不在桃花在,而今却是桃花成果,如桃花般的伊人却在。时空霎那间交汇,我穿越了古今。

  闻着千载古风,我惊异这片土地居然一直默默无闻,少被人知。如我般闽东人,离它虽咫尺之遥,却也姗姗来迟。我抬头望向延绵白云山,心潮随之起伏。山中古老美丽的九龙洞更被人间冷落多少年啊!

  单听“九龙”二字,心中便是千载历史。“九”是中国传统“阳数”之极数,代表最大。龙是华夏民族敬奉的图腾,寓意吉祥深远。九龙洞遍布历史数百万年之久的冰臼。千载以来,它掩藏不现,独自精彩。直至近年上游建立水电站,它才向世人展示容颜。“你见,或者不见我,我就在那里,不悲不喜”。千载以来,它总坚持一份冷暖自知的执着!

  我立即动身坐车到达山间的九龙洞口。下车后,凉意袭来,全然没了秋老虎的热,只剩一身惬意去尽情欣赏风景。洞口反面,隐藏两块平整石块。它是由一块巨石经过漫长演变分切而成。它仿佛迎客松般迎接四方宾客,但相较之下却内敛深沉,藏而不露,一如濡染千载文化修身养性的人们。望着石块,我心萌疑问,莫非它的破石而分是因为它那静若禅之心,也对人间不理不睬生出几许嗔怪?

  沿着山路下行,足下石头光滑异常,四处峭壁危立,落差百丈,即便人们有飞檐走壁之功夫,于此强大自然力中也须小心谨慎,可谓“自然可畏”!石壁中溪涧相连,清水潺潺不息,诠释千载哲学“循环不已,生生不息”。清水或低吟浅唱,如轻描淡写般;或高歌欢唱,水色深绿浓重,一如厚重历史之色彩。清水中一只“金蟾”匍伏潜守,此般精灵要经过多少年的冲洗才形成?

  “无限风光在险峰”,如此险境诞生许多灵异景色。九龙洞随处可见口小腹大的冰臼。它们大小不一,奇姿异态,似乎是积攒千载之力,以各种体积、姿势向迟来的世人尽展风采,肆意炫耀。大的高约六十米,直径约三十米;小的高三四十公分,直径如碗口般大小;有的酷似取酒漏斗;有的极像制作糍粑的石臼……即便有的经过流水长久冲击而丧失形状,却也平添人们的无尽想象。

  九龙洞洞中有洞,由下至上有深洞、浅洞、露天洞等。其中蛟龙分布,或潜或跃。蛰伏深洞的是“潜龙勿用”,出没浅洞的是“见龙在田”,嬉闹峭壁丛中的是“或跃深渊”,由露天洞飞天的是“飞龙在天”。而这些就是千载《易经》首卦—— “乾卦”的初九、九二、九四、九五之爻辞。它们组合成为乾卦主体部分。

  乾卦的象征之意为“天行健,君子自强不息”之精神。原来拥有千载历史的九龙洞竟然深藏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,任凭沧桑变化依然传承永远!而正是“自强不息”之精神让它甘于寂寞,坚守自我。走出九龙洞,离开白云山,我感慨万千,深深愧意中无尽景仰。白云深处,这历史厚重遗韵悠长的仙境名山,是可以让它久驻心间的啊!








主办:宁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电话:0593-2825260 传真:0593-2071960 网址:www.rczzx.com
地址:宁德市蕉城南路72号 邮编:352100 E-mail:ndly2008@163.com
Copyright 2012 NDLY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闽ICP备13021636号

闽公网安备 35090202000125号